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为什么会如此好,有何历史渊源?
2025-07-07 05:07:151961年3月,巴基斯坦主动向中国伸出了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橄榄枝。
此时,中印还处于紧张谈判中,边界冲突还没有爆发。因此,考虑到此时印度的反应,中国对巴的示好反而非常谨慎。
让巴基斯坦对美国彻底失去信心的是“果阿事件”。
果阿是葡萄牙在印度西海岸的殖民地,1961年底,多次谈判无果后,印度直接出兵强占果阿。对葡萄牙这个欧洲盟友,美国作壁上观。巴基斯坦全国上下仿佛看到了印度侵略巴基斯坦时美国的态度,于是联合中国的舆论开始涌现。
1961年12月,巴基斯坦在联合国大会上改变态度支持恢复中国安理会席位,继续示好。
1962年,美国的态度直接把巴基斯坦推向了中国:
中印边界冲突期间,美国加大对印军援,同时要求巴基斯坦保证印巴边界安全。这种近乎羞辱式的偏袒刺激了巴基斯坦,中巴边界谈判在中印冲突期进展迅速,年底达成协议,中巴长期友好的障碍被克服。
首先,中国对印军摧枯拉朽式的打击让巴基斯坦非常高兴,因为这显示了印军的羸弱无能。从政府至民众,巴对华好感飙升。
其次,战争中美国对印度的大量援助,让巴基斯坦认为自己完全被出卖。虽然美国向巴基斯坦表示军援武器不会用于印巴边界,但印度凭借美苏军援扩军至22个师(中印边界不过三四个)的现实极大威胁着巴的安全。巴基斯坦国内反美情绪高涨。
最后,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的诉求又被美国压制。
几番对比,最终,看着越来越强大的印度军队与一边倒的局势,巴基斯坦感觉走投无路只能转向中国。巴基斯坦因为对华关系改善而逐渐摆脱了美国追随者的身份,为后来跟苏联关系的修复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
1965年9月11日,印军突入巴基斯坦,反攻失败后巴军战线崩溃。
9月15日,中国在中印边境全段进行兵力调动,并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印度拆除越界工事、停止侵入行为。
9月18日,中国军队挺进中印国境线。
9月19日,再次向印度发出照会明确22日的最后期限,并警告印度勿对东巴(孟加拉国)有非分之想。
中国的军事压力与联合国斡旋之下,双方先后停火并签订停战协议。此时,美国态度则是“中立不介入”、苏联则是“中立积极调停”。
中国可以说在巴基斯坦生死存亡的时候直接拉了一把,双方关系达到建国以来的顶峰。经历战火后的巴基斯坦,也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与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于是,阿尤布开始修复对苏关系,缓和美国的不满,并开始全面发展对华关系。尽管当时中国远远给不了美国那种经济援助,但是中巴军援、军工合作协定却让巴基斯坦在军事上大大减轻了因为美印关系而受到的制约。
截止到1966年5月,在战争结束不到一年之内,中国就向巴基斯坦提供了3000多辆坦克等作战车辆、40~60架米格战机,大大充实了巴军的武器库。
两国的经贸合作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借着战时共患难的交情,巴基斯坦对华就形成了延续到今天的对华友好的氛围。
在阿尤布执政后期,巴基斯坦开始走平衡主义的外交政策。但与前期摇摆中立不同的是,独立自主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种全新认识下,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毫无疑问是巴基斯坦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最好伙伴。
再往后,无论巴领导人的国内政治立场、派别如何,这种以近乎亡国的代价换来的至理一直都被奉若圭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nba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