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一文带你了解BE预试验

2025-07-06 13:38:27

一、 什么是BE试验?

生物等效性(BE)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在药物研究开发的不同阶段,其作用可能稍有差别,但究其根本,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目的都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的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即药物不同制剂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推测其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的可接受性,即不同制剂之间的可替换性。

二、 什么是BE预试验?与BE试验的区别?

顾名思义,BE预试验是指在开始正式的BE试验前,用一个小样本所进行的试验。

FDA在2007年发布的《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性考虑》中,有专门一段讲述“预试验”:“如果申办者选择进行预试验,可在进行正式的BE研究之前在少数受试者中进行预试验”。

NMPA 2016年《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指出“正式试验开始之前,可在少数志愿者中进行预试验,用以验证分析方法、评估变异程度、优化采样时间,以及获得其他相关信息。预试验的数据不能纳入最终统计分析。”

那么 BE预试验和BE试验的区别是什么呢?很明显,细心的同学一眼就看出多了“预”字。言归正传,上述中无论是FDA还是NMPA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均提到“预BE试验是在少数的受试者中进行的”,让我们划一下重点:(1)少数(2)受试者。由此可知,无论是BE试验还是BE预试验同样都是在受试者身上做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受试者的例数不同,前者(BE试验)多后者(BE预试验)少。

那我们要怎么确定BE预试验和BE试验的受试者例数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相关文件对BE试验的相关要求。FDA对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例数的最低要求是24例,在NMPA发布的《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并没有对受试者例数做出明确规划,只是要求“入选受试者的例数应使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此前的指导原则中则表示“口服固体制剂应当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为18~24例”。但是对于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大于30%)我们要适当增加受试者例数,避免假阴性结果。综上,再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的重点,BE预试验的受试者例数会比正式BE试验的受试者例数要少,由此可以推断,真相只有一个——BE预试验的受试者例数一般在区间里。

其实目前就BE试验的受试者例数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采用6-12例,如果变异系数大的话,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受试者例数到18例甚至是24例。

那么问题来了,是变异系数越大就要增加越多的受试者进入到预试验中吗?回答是否定的,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例数太多的话,就不是所谓的BE预试验了,就变成正式BE试验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受试者例数多了不可以,那少点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下,受试者例数少有三个很好的优点,就是省钱,很省钱,相当省钱,缺点就一个但是很致命就是例数少变异度会很大,达不到我们做BE预试验的目的,钱白花了,受试者罪白遭了,CRA路白跑了,programmer头发白掉了,简单来说就是预试验白做了,无奈………所以我们还是不要丢了西瓜拣芝麻。

三、 为什么要做BE预试验?

第二点已经提到了,即“用以验证分析方法、评估变异程度、优化采样时间,以及获得其他相关信息”。就小编看来,做预试验的目的是为正式BE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可以从预试验的结果中得知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接下来小编就说说我们可以从预试验中知道些什么:

首先可以初步比较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处方工艺的差异,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工艺,但是预试验的整体周期较长,如果调整处方的话,则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所以在预试验之前做好受试制剂的药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也可以通过预试验的受试者的个体变异情况为正式BE试验样本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同时临床试验药物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部分药物病理状态下可能没有问题,但是BE试验的受试者是身体健康的人,所以并不能完全保证不会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预试验我们就可以把握试验药品的安全性;

采血点的数量以及采血时间会影响到临床试验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预试验可以探索更合适的采血点,优化试验设计;

通过预试验从临床试验实践的角度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为正式试验的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

归纳为以下几点:

//A.判断处方工艺

//B.估计样本量

//C.把握药品安全性

//D.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E.确认分析方法

四、 总结

无论是申办方还是CRO都应高度重视BE预试验,预试验在生物等效性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的预试验是正式BE试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BE试验的成功率。

END

GCP CLINPLUS

普瑞盛医药是一家能够提供与 ICH 标准接轨的临床开发服务的国际CRO(合同研究组织)公司。是国内首家可以提供中国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药品联合开发服务的 CRO 公司。公司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北京迪美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构筑了覆盖临床研究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完整服务体系。

迄今为止,已承接1200多项临床研究,包括多个入组人数达到 20,000 例以上的大型临床研究。医疗器械领域,为800多家企业的3500余款产品提供法规注册服务并成功取得注册证书。递交美国的3个新药证书申请,已全部获批。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美国建有分公司,在中国青岛建有全资子公司;同时拥有承接SMO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已拥有300余名员工,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长沙、成都、西安、沈阳、天津、太原、石家庄等20多个城市。

天下足球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