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新来了这么多的蓝色自行车 这些是些什么车?

2025-09-27 20:49:26

这两天,一种“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了市区的街头巷尾。何为“共享单车”人们不得而知,这些悄然而至的共享单车从哪里来?对于市民交通出行带来怎样的影响?它们又和已经存在几年了的公共自行车,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近首次亮相的共享单车。

崭新的车子,看上去蛮漂亮。

这些车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鸣单车”。是“小鸣”,不是“小明”。走近看看——

在市区中山路、建国路、越秀路等主要道路,一排排颜色亮丽的蓝色自行车,停靠在马路边上,这些车辆车身都有小鸣单车的标识。

每辆车这里都有个二维码。想必,租车要扫码吧?

扫了以后,要求下一个APP,交纳199元押金。我们的记者下载了APP,并交纳了199元押金,卡啦一下,车锁就打开了。可以骑走了。

费用是半小时5毛钱。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市区里已经有很多公共自行车了呀?小鸣单车和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该不会只是颜色不同吧?

我们的记者正在采访,两个姑娘前来借车。她们说:“我们也是刚刚外面过来的,所以这个微信也是搞的很好的,这个方便我们的出行。”

与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共享单车不用专门到窗口办卡。既不需要自行车卡,也不需要市民卡,这对于一些外地游客来说就十分方便。车子的停靠也不像公共自行车那样,有固定的车位、桩子、车棚等。

那么,这些小蓝车既没有固定的停车桩,也没有人看管……车辆安全会不会有问题?再者说,随意停车也可能占用道路资源……有的市民会有人把车子私自占有,比如自己带锁把车子锁住之类的……

我们了解到,小鸣单车是26日晚上,陆续放置到市区的,首批一共2000辆。后期还将继续投放。

现在收费是五毛钱半小时,半小时之内都是五毛钱,一小时就一块钱,这么累加,押金随时可退“。

对于我们提出的“私人占有”“乱停乱放”“和公共自行车冲突”等问题,小鸣单车工作人员分别给出了回答。

1、私人占有问题:不怕被私人锁起来,后台可以看到单车几天没有使用,如果发现某辆车闲置较久,工作人员会过去检查。

2、乱停乱放问题:小鸣单车用电子围栏技术,主要是一个发射器跟蓝牙匹配,在城市的固定地点设置虚拟车桩。就是说这种单车只能在这个地方停放。

3、和公共自行车冲突问题:这两年,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不断延伸,截至目前,市本级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已达到318个,公共自行车发卡量突破14.63万张。这个问题,市公共自行车方面做出了回应:

展开全文

市公共自行车公司 副总经理 施海玮:我们不觉得这是一种竞争,应该说大家是相互促进和补充。我们的布点在三环内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市民也已经基本上知道了我们网店位置,每天正常的在15000人次的运营状态下。

好吧。共享单车,今后究竟能够骑行多远,现在所有人还不得而知。

我们上网搜索“共享单车”,其他城市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被轻视、虐待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公共自行车被损毁的也是屡见不鲜。这个问题赞帖不说,其实归根溯源,共享单车的名称来自一个词:共享经济。就嘉兴的共享单车来说,有专家认为,这种共享单车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事实上,也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

嘉兴学院副教授 朱海伦:它应该不是共享经济,因为共享经济的一个本质是运用我们闲置的资源实现互惠互利,共享单车是由企业来投放,通过车辆的租赁形成盈利回报的模式。

同时,专家提醒,这种共享单车在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并不成熟的经营模式,也隐藏着风险。

嘉兴学院副教授 朱海伦:押金资金池可能比较大,用这部分资金可以做金融投资,;当公司破产,消费者可能会面临押金索要无门的风险……

记者咨询了城管、交通、交警等多个部门,就共享单车的利弊、去留问题进行探讨。大家都表示,对于这一新事物,新领域,管理权限还没有明确的划分,他们也在探索,寻求解决之道。

本公众号原创节目视频、图片和稿件内容,未经授权,其它公号和媒体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乌拉圭世界杯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