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为什么不能拍照(天坛为什么不能拍照了)

2025-05-22 00:21:52

不会。

北京天坛所有古建筑都是可以参观拍照的。但有些古物明确指出严禁拍照,这是由于天坛部分建筑光线很暗,游客拍照会使用闪光灯,反复的亮光对于文物会有破坏作用。所以在天坛下面拍照没有吉不吉利这一说法。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一年祭祀和祷告五谷丰收的区域。北京天坛以严谨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设计而出名于世。

在北京天坛所有古建筑都是可以参观拍照的。

有些天坛部分建筑里的古物明确指出严禁拍照,这是由于天坛部分建筑光线很暗,游客拍照会使用闪光灯,反复的亮光对于文物会有破坏作用。

主要景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

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

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扩展资料:

天坛公园面向公众开放100周年。“古坛孕新生,名园惠万民——天坛公园开放百年展”昨天在天坛公园北神厨开展,明代鎏金铜编钟、亚运会火炬“潮流”等重点展品和照片展现天坛由皇家禁地变为人民公园的坎坷过程。

此次展览位于天坛公园祈年殿东侧的北神厨东殿,展厅面积338平方米。展出了320张图片及217件实物展品。参观游客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穿越时空,探寻天坛历史。

天坛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1912年2月,清帝退位,祭天仪式成为历史。1914年5月,中华民国内务总长朱启钤提议开放京城皇家园囿和风景圣地,并把天坛列为开放之首。

后因袁世凯打算率百官到天坛祭天,开放被搁置,直到袁世凯皇帝梦破灭后,天坛开放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1918年1月1日,天坛正式成为公园。至此,天坛终于实现了由皇家祭坛到公园功能的转变。其后30余年间,连年战乱让天坛陷入劫难,坛庙毁伤、树木遭伐,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天坛劫后重生成为“人民的公园”。

在所有展品中,明代鎏金铜编钟金光闪闪、造型精美,堪称“镇馆之宝”。该编钟为明代造,铜质鎏金,是演奏中和韶乐的主乐器,通高26厘米。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历代皇帝都是在编钟清越悠扬的敲击声中,跪拜在庄严肃穆的祭坛之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江山社稷平安。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其中英、美侵略军自永定门侵入,将天坛作为联军的总司令部和驻兵站,不仅毁坏了大量瓷器、石雕、书画、木器等,还将天坛建筑群内珍贵的神器、贵重的宝物洗劫殆尽,其中就包括演奏祭天礼乐的珍贵编钟。

1994年,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访华,向我国交还了一枚作为战利品流入印度的“明代鎏金铜编钟”,交由天坛保管。

在展厅独立展柜里,第16届亚洲运动会使用的火炬“潮流”十分抢眼。2010年10月12日,亚运会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活动启动仪式在天坛祈年殿举行,火炬“潮流”外形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表面镂空纹饰又似升腾飘逸的火焰,火炬截面造型从方形过渡到圆形,象征“天圆地方”。

展品蓝色琉璃釉砌砖是天坛历史演变的实物佐证,游客可通过这块琉璃砖“看到”400年前天坛圜丘的样貌。2002年,在天坛柏树林绿化施工现场出土大量明代砖瓦石料,其中有一块外表覆有蓝色琉璃釉的古建构件。

据记载,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帝对圜丘进行改扩建时,将坛面石改为北京房山的艾叶青石,围绕天心石呈扇形向外环砌而成,也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圜丘坛面石。而在历史上,改造前明代圜丘构件均为蓝琉璃,专家们据此推断这块特殊的琉璃砖即为明代圜丘坛面的砌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纪念开放百年天坛展出200余文物

天坛中的古建筑大多都是可以进行拍照的、会有禁止拍照的部分是因为光线较暗,使用反光灯对古建筑不好。那应该会有命令能提醒游客不要拍照会对文物有所损害,到那的时候注意看一下。

对!还有别在正面和天坛合影,因为正面人会很多。在这里拍祈年殿,位置最正,但人也最多。

乌拉圭世界杯名单